过去,农民子弟接受教育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由于环境、经济、公民意识等因素影响大多数人都没上过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没上过学的年轻人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者,社会能力关系建立的同时纠纷也随之而来,当你面对一个斗大字不识的当事人,“法言法语”等同对牛弹琴,寒葱沟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裁判除了考虑法律因素,也要考虑社会影响,当法律规则严重影响公平正义时要选择适用法律原则,这个看似深奥的法律哲学被寒葱沟人民法庭运用的淋漓尽致,法庭不同于法院,一是处理案件的当事人多数文化水平不高,二是案件受理没分工,不像法院有多个部门协作办案,这里从立案到执行基本都是庭长焦淼磊与书记员张宝田两人协作完成的。
法庭是基层中的基层,是情法并重的地方,有这样一个案例:深冬,大雪纷飞,在县里开会的庭长驾车前往法庭准备开庭,50多里乡间道路被大雪覆盖,还未走到一半车子就陷入雪沟中,步行到达法庭时已是深夜,这种坚守职业道德的行为感动了双方当事人,即刻表示和解,不再诉讼。还有一个案例:丈夫去世,婆婆霸占了全部财产,多次所求无果的女人一纸诉状将婆婆告上法院,任凭法官如何解释法律规定老人就是不睬,在她眼中儿子的命是自己给的,儿子的全部都是她的,老人的无理取闹使得案件无法进行,法庭书记员张宝田来到老人家中,交谈没有生冷的法律规定全是温暖的人间情理,法律面前固执的老人逐渐被情理感化,和解的结果更是令人满意。
上述案件的处理没有用到丝毫的法律知识,仅仅是一种坚持,坚持着情理与法理,就是这种情使得案件的结果不单单是一种判决,更多的是和解,是调解,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